焊花铸就匠心梦 技能报国显担当——马睿
发布时间:2025-10-10 丨 发布者:汪婷 丨 阅读次数:34马睿,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2025届毕业生。从中职到高职的7年求学历程中,他深耕焊接技术领域,先后斩获国际焊接大赛一等奖、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等多项荣誉。2024年底通过特招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,完成从“技能学子”到“大国工匠”的蜕变,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的责任与担当。
事迹描述:
一、技能淬炼:钢铁意志铸就卓越技艺
2018年中考后,马睿放弃普通高中选择焊接技术专业。“当时看到焊枪下绽放的钢花,就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”,这个身高1.8米的少年从此与焊接结下不解之缘。为克服手臂稳定性难题,他独创“铁块负重训练法”——每天清晨6点,在双臂各绑2公斤铁块进行焊接训练,训练结束后继续加练2小时体能,三年间磨破37套工装,累计使用焊丝长度达38公里。2021年首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时,因经验不足仅获二等奖,这次挫折反而激发他更刻苦钻研。突破发生在2022年“嘉克杯”国际焊接大赛上,面对来自全球57支队伍的顶尖选手,马睿在学生组难度最高的成品件焊接项目中勇夺第一,获得“焊接世界杯”的入场券。2023年代表中国赴德参加埃森焊接杯大赛时,虽因技术文件翻译偏差与金牌失之交臂,但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:真正的工匠不仅要手上功夫硬,更要具备国际化视野。
二、创新突破:智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
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,马睿带领团队完成从“手工焊工”到“智能焊接工程师”的转型。面对赛制改革要求,他们创新性地选择新能源产业项目,攻克异种金属焊接技术难题。在备赛过程中,马睿团队将操作精度控制在0.1毫米级,连工具摆放角度都精确到5度增量调整,最终以超出第二名36分的绝对优势夺冠。
三、职业选择:把青春焊进国防事业
世赛结束后不久,马睿又迎来一项新的挑战——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。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上,马睿凭借清晰的“级跳”发展路径规划(五年技术骨干—十年工艺攻关—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)和出色的现场表现,斩获职教组就业赛道金奖。这份凝聚着匠心的职业规划,正是他成功通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特招的关键所在,也将他的青春焊进国防事业之中。
如今,这位22岁的青年工匠仍保持着“日焊三百道”的训练强度。在最近的新员工座谈会上,他动情地说:“焊枪的温度是6000℃,但报国的热情是无限的。我要用千条‘钢铁血脉’,为祖国铸造最坚固的国防长城。”其成长历程生动诠释了职业教育“人人皆可成才”的育人理念,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技能报国的典范。
举报电话:028-61835026、028-64907543
举报邮箱:yuhao_feng@sina.com
地址: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大楼C204办公室
地址:成都市郫县红光镇港通北三路1899号
版权所有: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